朝陽畫家董江濤含淚潑墨謝“親人”
——“愛的回響——董江濤水墨小品饋贈答謝會”側記
編輯/褚駒 趙威 趙立軍
4月22日上午,“愛的回響——董江濤水墨小品饋贈答謝會”在遼寧省朝陽市金華園餐飲集團喜樂匯酒店舉行。
朝陽市文聯主席王文書講話
讓小編感到意外的是,這個共有百余人參加、看似有些平常的答謝會,竟引出一個催人淚下、令人感動的溫情故事。
董江濤
董江濤,男,高級工藝美術師,1947年生于遼寧沈陽,畢業于遼寧省新聞出版學校,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遼寧省分會會員,朝陽市美協理事、金華園畫院職業畫家。他自幼酷愛并研習國畫,在寫意花鳥,特別是古代道釋畫和仕女圖創作方面有獨到建樹。受命運驅使,青年時代的董江濤來到朝陽,在667印刷廠從事美術創作。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大展上屢屢摘金奪銀,在業內的影響力與日俱增。
據金華園畫院院長王萬倉介紹,在企業工作期間,董江濤與胥玉蘭相知相愛,組建了幸福家庭。然而,1972年,就在他們的兒子剛剛出生的第7天,胥玉蘭突發腎病并伴有心衰、肺水腫住院治療,經及時搶救和精心治療,病情得到了控制。1985年,董江濤因表現出色被組織提干。可剛過兩個月,妻子因并發癥臥床不起。為了照顧妻子,董江濤毅然放棄了到干部崗位履職的機會,全身心地照顧妻子。1995年,妻子因嚴重腦出血再次住院,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,但在董江濤的悉心照顧下,妻子以頑強的生命力再度戰勝病魔。2011年,諸病纏身的妻子再度患上腦血栓,年過花甲的董江濤衣不解帶地全程護理,把妻子從死神手里再一次拉了回來,以愛的力量創造了令醫護人員驚嘆不已的奇跡。然而,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間,無情的病魔連續發起瘋狂的進攻,讓他的妻子11次住進醫院,給這個原本風雨飄搖的小家帶來了難以言狀的痛苦與重壓。2017年2月22日,胥玉蘭帶著對董江濤深深的眷戀撒手人寰,在當地書畫界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噓并心生敬仰的愛情佳話。
隨時間推移,董江濤46年無怨無悔、用愛呵護妻子的感人故事在坊間廣為傳頌,成為很多人學習的榜樣,也引來眾多關心、關愛的目光。2016年,得知董江濤陷入十分繁重的經濟壓力后,為了救急,金華園畫院發出了捐款倡議書,立即得到眾多書畫界同仁和社會各界朋友的積極響應,累計捐款1.6萬元。值得夸贊的是,除了本地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外,遼寧大連、山東威海等地的朋友也匯來了善款,很多感人的細節和畫面,至今還讓組織者感動不已。
才華橫溢、重情重義的董江濤,還是一個知恩、感恩的人,他把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視為親人,立志作畫予以回報。妻子去世后,他借助報恩燃起的創作之火,一口氣創作了200多幅水墨小品,從中挑出100多幅,決定回饋給幫助過自己的“親人”,于是就有了今天這場溫暖人心的活動。
活動現場,董江濤含淚發表感言;王萬倉在即興講話中數度哽咽;雙塔區文學藝術家協會主席許永志感慨放言,令人動容;中國世紀大采風形象大使姜姿羽等人相繼登臺獻藝,對董江濤老師的德行善舉表達了無聲的支持。當一幅幅傾注著感恩之心的畫作開始發放的時候,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。受現場感人、暖人的氛圍影響,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潘繼洲為董江濤現場撰聯:
卌載耕耘,江闊揮毫抒翰墨;
幾番砥礪,濤飛落紙起云煙。
獨立書畫藝評人秦首先認為,董江濤是一位追道求味的人文畫家。在“藝”與“趣”的側重點上,他更追求“審美情趣”,講究骨法用筆。他秉承傳統,以線造型,以形傳神,虛實結合,不惟形似但求神韻。他的畫作詳略得當,濃淡相宜。他淡化景物的鋪陳,更注重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的揭示。他的小寫意人物筆法細膩舒美,節奏明快,造型傳神,充滿禪意哲理;大寫意人物線條放浪肆意,粗獷老辣,依勢行筆,一氣呵成,攝心通神。他上追清初“四王”審美,遠臨黃胄筆意,近研劉大為畫風,通過長期探索和實踐,逐步形成了構思巧妙,老辣蒼勁,洗練縱逸,筆簡意賅的風格。
答謝會上,朝陽市文聯主席王文書發表了熱情洋溢、言簡意賅的講話。他首先對董江濤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表示熱烈祝賀,對金華園畫院組織的愛心活動表示高度贊賞。同時,他簡要介紹了當下朝陽市文學藝術界人士在美術創作、文學創作(農民作家群)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。他衷心希望畫家朋友更多地深入生活,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,打造出自己的品牌。還要多多搭建藝術交流的平臺,以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方式,把朝陽的美術創作再提高一個檔次。
好名聲網